[珠寶之家 今日視點]正在故宮展出的“丹宸永故——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特展,大家一定知道吧,從9月開展至今,這場展覽儼然成為一個國民盛事。打開手機隨便一搜,就能找到很多分量十足的看展+瀏覽路線全攻略。
珠寶之家身邊的很多小伙伴都已經慕名去看了展,大家都感嘆不虛此行,但其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失望的聲音,原因是大家覺得少了一些講解,以及沒看到期望中的那些珍寶首飾。那么,這場火爆的展覽里到底有些什么?作為珠寶迷,又有哪些不能錯過的珍稀展品?今天珠寶之家就來為你劃重點,來看看那些你還沒聽過的“避坑”指南!
“避坑”攻略一:了解展覽主線
600周年特展,展的是什么?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這場展覽展的到底是什么?
展覽名字中的“丹宸”,是宮殿的意思,而這次特展的主要策展部門是故宮的古建部,實際上,這是一場與宮殿建筑息息相關的展覽。換句話說,是在一個古建筑里面,做了一個紫禁城建筑群的展覽。
展覽通過“宮城一體”“有容乃大”“生生不息”3個主題、18個時間節點串聯起故宮的600年,其中包括紫禁城規劃、布局、建筑、宮廷生活,以及建筑營繕與保護。
第一單元宮城一體,主要是講古代人如何建城,以及明清如何開始建紫禁城宮殿的;第二個單元有容乃大,主要介紹了多民族文化、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是如何影響紫禁城建筑風格的變化;最后一個單元生生不息,則是講述清王朝結束后,幾代故宮人保護故宮遺產的故事。
而大家最期待的帝王、后妃們的奇珍異寶和宮廷生活,只是這場展覽中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在看展之前,建議大家一定要先了解展覽的主線噢。
“避坑”攻略二:鎖定看展內容
作為珠寶迷,應該如何看一場“城建展”?
看到這,可能有的珠寶迷坐不住了,既然是一場城建展,那珠寶迷要不要去看,或者應該怎么看呢?首先我們要說,故宮歷經600年留存至今的建筑技術與藝術是非常輝煌且珍稀的,因此非常值得一看。
而珠寶,又何嘗不與這座紫禁城有著緊密聯系呢?比如近年來刮起熱潮的故宮聯名款珠寶;亦或是像Cartier卡地亞、CHAUMET尚美巴黎等國際大牌,都和故宮一起聯合舉辦過珠寶展。
還有國內享譽盛名的珠寶設計師,如陳世英、CINDY CHAO等創作的作品,也和宮殿建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更不要說,故宮里本身就有的極致精美的珠寶首飾了。
說回這場故宮600年特展,我們為珠寶迷提供一種觀展思路——大家可以簡單了解第一、第三單元的文物和資料,主要觀看第二單元的展品。之后如果還有時間和體力,可以再去珍寶館一飽眼福。
在600年特展的第二單元中,會有比較多大家期待的清廷“老物件”,其中一些更是首次展出,非常難得。
比如在這一展廳中,最吸引我們的當數這件貂皮金鳳嵌珠寶皇后朝冠,這是當年富察皇后大婚時所戴。朝冠帽沿為棕色的熏貂皮,上面還綴有紅絨。而帽子上面則是裝飾有金累絲鳳,鳳頂和羽翅上鑲嵌著珍珠、貓眼石等寶石。
不過,大家可能知道,富察皇后是位出了名的“清寡”之人,所服用的首飾可以說和奢華幾乎沾不上邊。所以大家眼前看到的這頂金燦燦的朝冠可以算是清廷中最樸素的冠了!
而這頂朝冠之前是被放在故宮珍寶館中,想必這次是為了特展特意拿出來供大家觀賞。而故宮里另外一個珍寶館場所,也絕對算得上珠寶迷的福音之地!
這些明清年代的珍寶大都選用金、銀、玉、翠、珍珠及各種寶石等名貴材質,由當時各地最出名的匠人制作而成。一件作品往往要經歷數月或幾年的時間,不惜工本,制作工藝更是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
比如極其珍貴的點翠工藝。
“避坑”攻略三:了解展品工藝
明清珍寶的點翠工藝是什么?
如果你曾去過故宮珍寶館,或曾瀏覽過數字故宮中的典藏,一定見過點翠珠寶,明亮的藍色絕對讓你印象深刻。
1、什么是點翠?
點翠最初是金工首飾中的一種輔助工藝,對金銀制作的珠寶首飾起到裝飾美化的作用。后來隨著點翠技藝的發展,逐漸成為一門獨特的金工技藝。
這里的點,指得是一種鑲嵌手法;翠,則指得是翠鳥。也就是說,這種工藝是將翠鳥的羽毛鑲嵌在金銀之上。
2、點翠珠寶如何“點”?
首先,工匠要先將金、銀等材質根據要制作的圖案,制作成一個底托。然后再用金絲沿著底托周圍焊上一個槽,之后在中間部分涂上特殊的膠水,最后將翠鳥的羽毛服帖地鑲嵌進去。
其中,為了保護羽毛的完整性,使用的膠液非常重要,用現代化學合成技術都很難制作出這種膠液。此外,據說制作金銀底托的工序,與制作點翠工序的工匠屬于不同工種,而可以精通這兩項工序的人極為稀少,可想而知這種工藝的繁雜程度了!
3、“翠”帶來的爭議
根據記載,點翠工藝需要“活鳥取毛”,以此保證羽毛具備高質量的鮮艷度。但翠鳥的體格本就小巧,可用于珍寶上的羽毛更是少之又少,若要在一頂朝冠上鋪滿羽毛,所需翠鳥的數量是個相當龐大的數字!
也正因如此,隨著全社會動物保護意識的提高,這種工藝手段在傳承過程中帶來不少爭議。如今國家已出臺法規,禁止捕捉活翠鳥進行點翠珠寶的創作,可以采用如染色鵝毛等其他羽毛作為替代。
其實,點翠的精華在于“點”而不在“翠”,好在我們在如今的高級珠寶和腕表的制作中,看到了這種工藝的正向流傳。
4、現代演變
此外,除了選用羽毛作為裝飾材質外,珍珠母貝、珍木、羊皮等也逐漸出現在珠寶設計師的工作臺上,在金屬表面手工雕刻出所需要的圖案后,再將這些材料精心切割,最后放到特定的位置上。
別看我們只是用幾句話描述,實際上這種鑲嵌工藝同樣是一件非常耗時費力的技術,因此我們能看到使用這種工藝的多為高級珠寶和腕表。
“避坑”攻略四:提前做好功課
我們普通人看不懂文物的價值和工藝怎么辦?
經常有粉絲提問,面對珍稀物品,我們普通人看不懂背后的價值和工藝怎么辦?其實不論是一場文化大展,亦或是一場高級珠寶展,提前做好功課是個非常好的辦法!
除了觀展時間、出行路線等以外,還要了解展覽的主題,有條件的,還可以事先從數字媒體中了解部分展品信息,比如故宮為此次600年特展開發了VR全景、“云看展”系列視頻、以及網站釋出部分重點展品介紹,以及我們今天的文章都是提前“預習”的途徑!
最后,看到一位網友這樣形容這場600年大展,“興奮是有時候你已知了它的價值和背后的深意,等看到它時,就會格外地興奮。”(圖/文 珠寶之家 張璐)
Tips: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覽信息
時間:2020年9月10日——11月15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
這個展覽的珍寶廳工作人員跟吃了炸藥一樣...
事情沒有那么簡單,預約不到票